鲸川八景·戍楼残照

卢龙久已属神州,谁认歌楼作戍楼。
莫说关头兴废事,江山犹有石郎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讽刺了人们遗忘伤痛、粉饰太平的现象。

前两句用"卢龙"这个边关要塞举例:这里明明早已是中原领土,可如今人们却把当年的军事瞭望塔(戍楼)误认为歌舞场所(歌楼)。这里暗指人们已经忘记了这里曾是血腥战场,把军事遗迹当成了娱乐场所。

后两句更尖锐:别说边关兴衰这些历史往事了,连江山本身都替当年的"石郎"感到羞耻。这里的"石郎"可能指后晋皇帝石敬瑭,他为夺皇位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成为历史耻辱。诗人用拟人手法说"江山羞耻",实则是讽刺当代人对国耻的麻木。

全诗魅力在于:表面写景,实则写史;看似怀古,实则讽今。诗人用"误认戍楼"这个细节,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人们总是习惯性遗忘伤痛,用娱乐消解历史。这种对集体记忆流失的忧虑,在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