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行/月宫春 怨恨

蜀丝趁日染乾红。微暖面脂融。博山细篆霭房栊。

静看打窗虫。

愁多胆怯疑虚幕,声不断、暮景疏钟。团团四壁小屏风。

啼尽梦魂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深闺中的孤寂与哀愁,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她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

上片写白天的场景:女子用蜀地产的丝线染成深红色,趁着阳光晾晒。脸上涂抹的脂粉被微暖的温度融化,显得柔和自然。博山炉里飘出袅袅香烟,在闺房中弥漫。她静静地坐着,看小虫扑打窗户。这些细节看似平常,却透露出她百无聊赖的心境——只能靠这些琐事打发时间。

下片转入黄昏时分:暮色中,女子因愁绪太多而变得胆怯,总觉得空荡荡的帷帐后藏着什么。远处稀疏的钟声不断传来,更添孤寂。房间里四面都围着小小的屏风,仿佛把她困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最后一句"啼尽梦魂中"最为动人,暗示她在梦中哭到精疲力竭,连梦魂都为之颤抖。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用日常细节表现孤独(看虫、听钟)
2. 空间描写极具压迫感(四面包围的屏风)
3. 时间推移展现愁绪加深(从白天到黄昏到梦境)
4. "啼尽梦魂中"把无形的哀伤写得可触可感

这种闺怨题材的诗词,贵在能把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画面,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那个被愁绪笼罩的女子,感受到她无处排遣的寂寞。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