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舟中

作双白鹭起前汀,西望山光的的青。
暗数永和堤畔路(宋赵谊父过临平诗居人犹号永和堤),一桥十里似长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江南水乡图景,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如身临其境。

开头两句"作双白鹭起前汀,西望山光的的青"就像电影镜头:突然有两只白鹭从眼前的水边振翅飞起,抬头望去,西边的山色在阳光下泛着青翠的光晕。"的的青"这个叠词用得巧妙,既写出了山色的鲜亮,又带着几分活泼的韵律感。

后两句笔锋一转,带出历史纵深。诗人看着河堤,想起宋代赵谊父的诗句,这条堤岸至今还被当地人称作"永和堤"。最妙的是"一桥十里似长亭"的比喻——江南水网密布,一座座小桥串联起十里水路,就像古代送别的长亭连成的道路。这个比喻既写出水乡特色,又暗含时光流转的感慨。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白鹭惊飞的动态、青山倒影的静态、古堤的历史感、小桥流水的空间感,共同构成多层次的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意象的叠加,自然流露出对江南风物的喜爱和对历史痕迹的珍视。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