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时隔多年重回故地的复杂心情。
第一句"一别迎銮十八秋"说离开这个地方已经十八年了。"迎銮"原指迎接皇帝车驾,这里可能代指当年热闹的场景。十八年过去,物是人非。
第二句"重来意气落旄头"写现在回来时,当年的豪情壮志已经消退了。"旄头"是古代旗帜上的装饰,这里比喻曾经的雄心。
第三句"平山老子不收拾"最有意思,用口语化的表达说:平山(可能是地名)的老朋友们都懒得收拾打扮来迎接我了。这句话透着亲切,也带着些许自嘲。
最后一句"南望端门泪雨流"最动人,望着南边的城门(端门),眼泪像雨一样流下来。这个画面感很强,把积压多年的思念、感慨都释放出来了。
整首诗用简单的语言,把时光流逝、故地重游的复杂心情写得特别真实。从回忆当年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看到物是人非的伤感,最后情绪爆发痛哭流涕,情感层层递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澜。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