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酹江月
坐愁书室,谩临风、遐想蓬莱高致。抚鹤扪松长叹息,失足误来人世。紫禁九重,碧山万里,无路鸣珂B06D。江山胜处,且寻花柳倾醉。
不堪送客清川,系帆渌水,烟景供憔悴。更举芳尊浇别恨,逸趣浮游天外。雄笔横挥,素琴轻拍,一笑成扬袂。洛阳秋早,归时同赏鲈鲙。
东坡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杏花飞帘散馀香,明月八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不堪送客清川,系帆渌水,烟景供憔悴。更举芳尊浇别恨,逸趣浮游天外。雄笔横挥,素琴轻拍,一笑成扬袂。洛阳秋早,归时同赏鲈鲙。
东坡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杏花飞帘散馀香,明月八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前半部分是作者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一场月下饮酒赏花的雅致场景。
前半部分:人生感慨
作者坐在书房里,迎着风,遥想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象征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他抚摸仙鹤、轻拍松树,长叹自己不小心“失足”来到人间,暗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他提到“紫禁九重”(朝廷高位)和“碧山万里”(隐居生活)都遥不可及,只能在江山美景中借酒消愁。送别友人时,看着清澈的河水和远去的帆影,更添离愁,只能靠喝酒把这份愁绪寄托到天外去。最后他用“雄笔一挥,素琴轻拍”的潇洒姿态告别,说等到秋天回洛阳时,再一起品尝美味的鲈鱼——这里藏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月夜花宴
这部分像一幅动态的画:杏花随风飘进酒帘,月光洒落寻找幽居的人。诗人提起衣摆踏着花影散步,月光照在地上像流动的水波。在花丛里摆酒,香气和飘落的花瓣交织。虽然山城的酒味道淡薄,但诗人幽默地说“不如喝杯中的月光吧”!箫声在月光中停止时,诗人只担心月亮西沉、酒杯见底。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到明天狂风可能吹落残花,更显得今夜花月相聚的珍贵。
诗词魅力
1. 矛盾的美感:前半段是现实苦闷,后半段是超脱逍遥,用月夜花宴的短暂美好反衬人生的无奈。
2. 奇妙的比喻:把月光比作流水,把饮酒说成“吸杯中月”,充满想象力。
3. 藏在潇洒里的忧伤:表面看是赏花喝酒的雅兴,实际藏着“明天花就谢了”的深层焦虑,体现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人生多遗憾,仍要抓住此刻美好”的态度,就像我们现代人明知第二天要上班,仍愿熬夜看一场流星雨的心情。
林正大
林正大(约1200年前后在世),宋代词人。字敬之,号随庵,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前后在世。开禧中(1206年)为严州学官。其好以前人诗文,檃栝其意,制为杂曲,因此被称为宋代最为“专业”的檃栝词人。传世作品有《风雅遗音》二卷,共计四十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