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太宰)退休后的闲适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隐逸情怀的赞美。
首联"赤舄归来鬓未星,紫垣光燰照涪陵"说这位官员退休时头发还没全白(鬓未星),他曾经在朝堂(紫垣)的辉煌如今依然照耀着涪陵这个地方。这里用"赤舄"(红色官鞋)代指官员身份,暗示他虽然退休但威望仍在。
颔联"山中宰相无尘事,河上仙翁有道经"把他比作隐居山林的宰相和修仙的老者,说他现在过着清闲无扰的生活,像仙人一样研究道家经典。这里用两个典故来赞美他超脱世俗的境界。
颈联"春色又惊梅蕊白,薰风几换荔枝青"通过季节变化展现时光流转:梅花开了又谢,暖风吹过,荔枝由青转红。这两句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尾联"停云问月多篇咏,何日沧浪一共听"说这位官员经常对着云月吟诗作赋,诗人期盼有一天能和他一起在沧浪水边听涛论诗。"沧浪"暗用屈原典故,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全诗通过自然意象和隐逸典故,塑造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退休官员形象。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友人生活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梅、荔枝等具象描写,让抽象的情怀变得生动可感。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