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洋舟中

轻舟十里过溪庄,桑枣成阴柳著行。
不见玉山嵇叔夜,西风低草见斜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泛舟的闲适画面,同时暗含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前两句"轻舟十里过溪庄,桑枣成阴柳著行"像一段轻快的旅行vlog:小船悠悠划过十里水乡,岸边桑树枣树投下绿荫,柳树整齐排列成行。这里用"轻舟""成阴"等词营造出轻松惬意的氛围。

后两句笔锋微转:"不见玉山嵇叔夜,西风低草见斜阳"。诗人突然想起魏晋名士嵇康(字叔夜),这位"玉山"般高洁的人物已不可见,眼前只有西风吹拂的野草和斜阳。这里用古今对比的手法,通过"不见...只见..."的句式,将历史的厚重感轻轻揉进当下的风景中。

全诗妙在举重若轻,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融入寻常的舟行景色。就像我们旅游时突然想起某位历史人物曾在此驻足,那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西风斜阳的意象既点明秋季傍晚的实景,又自然流露出淡淡的物是人非之感,让简单的舟行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