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杨清渠北归因就问北来事得诗四首(选二) 其二
河朔风云拥帝都,谁教烽火彻天衢。
九华楼阁沉烟里(圆明园亦遭兵焚。),万顷轮舟出海隅。
蓟北岂无廉孟子,江南还有管夷吾。
谁将一种忧时泪,洒向燕台吊望诸。
九华楼阁沉烟里(圆明园亦遭兵焚。),万顷轮舟出海隅。
蓟北岂无廉孟子,江南还有管夷吾。
谁将一种忧时泪,洒向燕台吊望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北京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期待。
前四句用震撼的画面感展现战争惨状:河北大地的风云笼罩着首都,战火染红了整个天空。曾经辉煌的圆明园楼阁淹没在硝烟中,列强的军舰从海上入侵。这里用"九华楼阁"暗指圆明园被焚毁的悲剧,"万顷轮舟"则形象地画出外国军舰来犯的场景。
后四句转为议论抒情:诗人坚信北方定有像廉颇、孟子这样的贤才,江南也定有管仲般的治国能臣。最后用"燕台吊望诸"这个典故,把忧国忧民的泪水洒向燕昭王招贤的黄金台,既表达了对明君贤臣的向往,也暗含对当下朝廷无能的失望。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战火摧残家园的痛心,又有对救国英才的期盼,更有对统治者不作为的隐晦批评。诗人把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