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杂诗四首 其二

赤城云闭玉真符,桐柏宫涵沧海珠。
早晚移家葛洪井,璚台双阙是仙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隐居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神仙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赤城云闭玉真符,桐柏宫涵沧海珠"用瑰丽的意象勾勒出仙境景象:赤城山的云雾遮掩着道家符箓,桐柏宫仿佛蕴含着大海的明珠。这里的"玉真符"和"沧海珠"都是道家修仙的象征物,暗示此地非同凡俗。

后两句"早晚移家葛洪井,璚台双阙是仙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想要搬到葛洪炼丹的井边居住,因为那玉石台阶和双阙门楼所在之处,就是真正的神仙居所。葛洪是晋代著名道士,这里用他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修仙主题。

全诗通过云雾、宫观、明珠、仙井等意象,营造出一个缥缈出尘的仙境。诗人用"早晚移家"这样生活化的表达,把对仙境的向往写得格外真切。最妙的是将修仙理想与具体景物结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仙气,又能想象出真实的山川宫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将精神追求与自然山水相融合的独特审美。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