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送别一位名叫居山人士贞的朋友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伤感。
前两句"客里尊罍每见陪,那能不饮送将归"说:我们在他乡作客时经常一起喝酒,现在你要走了,怎能不痛饮送别呢?这里用喝酒这个日常场景,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离愁别绪:"歌长筑短"用歌声长、筑声短(筑是古代乐器)的对比,暗示相聚时光太短暂;"雉叫鹰呼"用鸟类的鸣叫,比喻离别时的呼唤和不舍;"雨雪尚淹春箨荐"说雨雪阻碍了春笋生长,暗喻离别阻碍了相聚;"清明还竞夜饧非"写清明时节大家都在争相制作夜饧(一种甜食),反衬出离别的苦涩。
最后两句"乡风处处从来异,曾宿阊门记忆微"是点睛之笔:各地的风俗虽然不同,但当年我们一起在阊门(苏州古城门)留宿的记忆却永远难忘。这里通过对比"处处异"的风俗和"记忆微"的友情,突出了真挚友谊超越地域差异的珍贵。
全诗没有直接说"舍不得",但通过喝酒、音乐、鸟鸣、春笋、甜食等日常意象,把离别时那种说不出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最后点出:尽管各地风俗不同,但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永远留在记忆里。这种对友情的珍视,正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