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可斋宿凭祥州

劳歌永夕最堪怜,望月东峰缺复圆。
紫盖银鞍千里道,水舂雨汲百家廛。
群山湿雾丹青滴,万木浓阴华叶骈。
且共风花散烦郁,驰驱未敢恨流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凭祥州夜宿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豁达。

首联“劳歌永夕最堪怜,望月东峰缺复圆”写诗人整夜唱着忧伤的歌,望着东边山峰上的月亮从缺到圆。这里用“劳歌”暗示旅途的疲惫和孤独,“月缺复圆”则暗含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紫盖银鞍千里道,水舂雨汲百家廛”转向对旅途和当地生活的描写。“紫盖银鞍”指华贵的车马,暗示长途跋涉;“水舂雨汲”则描绘了当地百姓用雨水舂米的生活场景,一贵一朴形成对比。

颈联“群山湿雾丹青滴,万木浓阴华叶骈”是诗中最生动的画面:雨后群山被雾气笼罩,像水墨画一样湿润;树木枝叶繁茂,层层叠叠。这两句用“丹青滴”和“华叶骈”的比喻,把静态的景色写得充满动感。

尾联“且共风花散烦郁,驰驱未敢恨流年”是诗人的自我宽慰:暂且与风中花朵为伴,消散心中烦闷;虽然奔波劳碌,但不敢抱怨时光流逝。这里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豁达心态。

全诗以“望月”起,以“风花”结,从孤独到释然,展现了旅途中的心境变化。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把雨雾、山林、车马、民居等元素编织成一幅生动的南疆画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平凡生活的关注,最后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奔波,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