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腴 怀梦窗杨柳阊门故居即用其自度曲韵

过江旧客,怅倦游、浮生误了儒冠。西馆花飞,南桥萍老,吴城久住偏难。

水天梦宽。奈燕归、飘泊依前。叹巢痕、阅尽东风,夕阳乔木想高寒。

京国旧居如驿,又金阊柳色,几换吟蝉。华屋空丘,神州沈陆,苕苕此恨谁笺。

夜钟到船。认故山、愁黛连娟。感年芳、送老秋词,断云和梦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站在苏州阊门(古代繁华之地)的杨柳岸边,怀念旧居、感叹人生的复杂心情。

上片(前半部分): 1. 开篇"过江旧客"点明身份——一个从外地漂泊到江南的游子。"误了儒冠"是自嘲,说这辈子读书做官的路没走成。 2. "西馆花飞,南桥萍老"用花谢、浮萍老去比喻时光流逝,在苏州住了很久却始终觉得难以真正安定。 3. "水天梦宽"是亮点,说水面和天空让梦境变得开阔,但燕子归来时发现自己依然在漂泊,就像旧时一样无依无靠。 4. 最后用"夕阳乔木"的苍凉景象,暗喻自己像老树一样经历风霜。

下片(后半部分): 1. 先说京城旧居像驿站般短暂,又写苏州柳树绿了又黄,蝉鸣换了几茬,强调时光飞逝。 2. "华屋空丘"是强烈对比——曾经的华美住宅变成荒丘,暗指朝代更替、国家动荡,这种深重的愁苦无人能懂。 3. 夜里听到钟声传到船上,远望故乡方向,只见青山含愁。这里"愁黛"把山比作皱眉的美人,很形象。 4. 结尾最动人: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秋天的落叶,破碎的云彩,只能在梦里重温过往美好。

全词魅力在于: - 用燕子、柳树、钟声等日常景物承载深沉情感 - 时空交错手法(现在漂泊与过去回忆交织) - 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 - "水天梦宽""愁黛连娟"等新颖比喻 - 通篇弥漫着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惆怅

就像一个人站在黄昏的河边,看着流水想起自己半生漂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孤独感和乡愁。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