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林使君捧日瞻云诗
谒帝趋双阙,宁亲入七闽。莺歌闻上苑,龙剑跃延津。
日月开黄道,乾坤绕紫宸。汉金增秩贵,晋马锡侯频。
辞陛龙颜喜,登堂鹤发新。玺书辉两序,寿斝献千春。
客聚三山彦,家如万石淳。云霓看五岭,雨露切青旻。
驿路花争锦,溪桥草绣茵。东征应作赋,关吏候蒲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林使君)受皇帝重用、衣锦还乡的荣耀场景,充满了对仕途成就和家庭美满的赞美。全诗用华丽的意象和典故,传递出喜庆祥和的氛围。
逐句解析:
1. “谒帝趋双阙,宁亲入七闽。” 林使君上朝面见皇帝后,又回到家乡福建(七闽)探望亲人。开篇点明他仕途顺利又孝顺父母。
2. “莺歌闻上苑,龙剑跃延津。” 用“莺歌”比喻朝廷的和谐美好,“龙剑”象征他像宝剑一样得到重用,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3. “日月开黄道,乾坤绕紫宸。” 描写皇帝临朝的威严景象,日月照耀着皇家大道,天地环绕着皇宫,暗示林使君沐浴皇恩。
4. “汉金增秩贵,晋马锡侯频。” 用汉代赏金、晋代赐马的典故,比喻林使君屡受皇帝赏赐,地位尊贵。
5. “辞陛龙颜喜,登堂鹤发新。” 他辞别皇帝时,皇帝面露喜色;回到家中,父母白发焕发新颜(因儿子荣耀而欣慰)。
6. “玺书辉两序,寿斝献千春。” 皇帝的诏书光辉照耀家族,举杯祝父母长寿,体现皇恩浩荡和家庭美满。
7. “客聚三山彦,家如万石淳。” 家乡才俊(三山彦)都来拜访,林家像汉代万石君家族一样德行淳厚。
8. “云霓看五岭,雨露切青旻。” 他像云霓(祥云)笼罩五岭,像雨露滋润百姓,暗指他为官造福一方。
9. “驿路花争锦,溪桥草绣茵。” 回乡路上驿站鲜花似锦,溪边绿草如茵,用美景烘托他荣归故里的喜悦。
10. “东征应作赋,关吏候蒲轮。” 预言他未来东征时会写下壮丽诗篇,连关吏都准备好蒲轮(迎接贤士的车)等候他,预示他前程似锦。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层层铺陈,展现了林使君“忠孝两全”的形象——既是皇帝器重的能臣,又是父母骄傲的孝子。诗中大量运用皇家意象(紫宸、黄道)、祥瑞象征(龙剑、云霓)和典故(汉金、万石),营造出富贵喜庆的氛围。
语言特色: - 对仗工整:如“日月开黄道,乾坤绕紫宸”,上下句结构对称,读来朗朗上口。 - 比喻生动:将仕途比作“龙剑跃延津”,将家族荣耀比作“玺书辉两序”,形象具体。 - 虚实结合:既有实际场景(驿路花、溪桥草),又有想象预言(东征作赋),虚实相生。
核心情感: 全诗充满对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赞美,反映了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以及“衣锦还乡”的世俗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