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氏兄弟三首 其一

一长未可众人师,万里元随八马蹄。
不解征西说⑴子弟,却怜野鹜厌家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陈师道写给吴氏兄弟的赠诗,表达了一种谦逊自省的态度和对自然本真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一长未可众人师,万里元随八马蹄"意思是:我虽然有一点长处,但还不够资格当大家的老师;就像骏马日行万里,靠的是八只马蹄共同发力。这里用马蹄比喻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暗示自己并不比他人高明。

后两句"不解征西说子弟,却怜野鹜厌家鸡"更有意思: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对年轻人说教(征西可能指好为人师),反倒更喜欢野鸭的自由自在,讨厌家鸡的拘束。这里的"野鹜"和"家鸡"形成对比,野鸭象征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家鸡则代表被驯化的、失去本真的生活。

整首诗透露出两个核心思想:一是反对好为人师,主张平等相待;二是向往真实自然的生活状态,厌恶矫揉造作。诗人用马、野鸭、家鸡这些常见动物作比喻,既生动又接地气,让深刻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这种反对说教、追求本真的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