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赋得月晓风清欲坠时
帘幕一重重,印碧空凉阴荡魄如洗。
危立影湘妃,含情处,不尽迷离烟水。
香嫞绣户,付谁幽梦寻鸳被。
玉颜惜起。
凭青镜涟漪。
忍教憔悴。
低徊欲托微波,恁暮暮朝朝,人天尺只。
乞与借春幡,空濛外,容易粉云吹碎。
琼楼玉宇,望中犹有高寒地。
宿酲醒未。
禁柳外疏钟,暗惊秋思。
危立影湘妃,含情处,不尽迷离烟水。
香嫞绣户,付谁幽梦寻鸳被。
玉颜惜起。
凭青镜涟漪。
忍教憔悴。
低徊欲托微波,恁暮暮朝朝,人天尺只。
乞与借春幡,空濛外,容易粉云吹碎。
琼楼玉宇,望中犹有高寒地。
宿酲醒未。
禁柳外疏钟,暗惊秋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月下、风清露冷的唯美画面,同时融入了女子深闺中的细腻情感。
上片从环境描写入手:层层帘幕外,碧空如洗的月光清冷透骨,营造出空灵寂静的氛围。湘妃竹的影子孤独矗立,与朦胧水雾交织,暗示女子如湘妃般哀婉的形象。绣房中弥漫着香气,却无人共眠,只能对镜自怜,看着水中倒影日渐憔悴——这里用"涟漪"暗喻泪痕,写出女子顾影自怜的愁绪。
下片转入抒情:女子想托付流水传递思念,却感叹与心上人天各一方。"暮暮朝朝"的重复强调思念之深。她幻想借来春日的风幡(古代立春时的装饰)驱散寒雾,但现实如易碎的彩云。遥望月宫时,既向往琼楼玉宇的纯净,又畏惧高处孤寒,暗示对爱情既渴望又畏惧的矛盾心理。结尾以柳梢钟声惊醒醉梦、暗生秋愁作结,余韵悠长。
全词特色在于: 1. 通篇不着"月"字,却用"碧空如洗""高寒地"等意象让月光无处不在 2. 将环境冷感与内心孤寂完美融合,如"粉云吹碎"既是写景也喻心碎 3. 用"湘妃""春幡"等典故自然融入,不显晦涩 4. 最后疏钟惊秋的结尾,让整首词的意境从闺阁拓展到天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