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月壬午偕文孝廉廷式曾公孙广钧渡江游岳麓晚宿屈子祠
披风溯江涛,搴云陟遐境。
暧暧馀日光,恢恢羁虑永。
遵陇始邅迍,踰坂遽陵猛。
谷势涵霄长,林容卫秋静。
暝气挫玄观,㵳天带帆影。
寻芳庇幽祠,明镫向清耿。
申感惓怀沙,流吟托哀郢。
凉宵梦各深,苍涛合重岭。
游心佛朝霞,鸡鸣滞矇景。
暧暧馀日光,恢恢羁虑永。
遵陇始邅迍,踰坂遽陵猛。
谷势涵霄长,林容卫秋静。
暝气挫玄观,㵳天带帆影。
寻芳庇幽祠,明镫向清耿。
申感惓怀沙,流吟托哀郢。
凉宵梦各深,苍涛合重岭。
游心佛朝霞,鸡鸣滞矇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秋日乘船渡江、攀登岳麓山、夜宿屈子祠的完整旅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怀古之思的交融。
开篇四句用"披风溯江""搴云陟遐"等动作感强烈的词语,生动再现了迎风破浪、攀登山路的场景。夕阳余晖中,旅人绵长的愁思与壮阔的山水形成对照。
中间八句是登山过程的特写:先写山路曲折难行("邅迍"指徘徊难进),突然又变得陡峭;接着用"谷势涵霄""林容卫秋"展现山谷高耸入云、秋林静谧守护的壮观景象;暮色中模糊了远观视野,但江上帆影仍依稀可见。
后八句转入夜宿屈子祠的体验。"寻芳庇幽"暗示对屈原高洁品格的追寻,灯火与清冷夜色形成温暖与孤寂的对比。想到屈原投江("怀沙")和《哀郢》的典故,自然引发深沉感慨。结尾"鸡鸣滞矇景"的晨景描写,暗示怀古幽情如同未散的晨雾般萦绕心头。
全诗巧妙地将山水游记与怀古抒情结合,通过"日光-暮色-明灯-晨光"的时间线索,串联起景物变换与情感流动。动词如"披""溯""陟""踰"等充满力量感,而"暧暧""恢恢"等叠词又营造出朦胧意境,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