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歌

平明迎日上庐岳,春山涤翠清如濯。
攀萝直上三万级,侧身蟠走如飞鹤。
云鳞鳞,花冥冥,划然巨灵劈千丈,泻出万派洪涛声。
耳目荡漾不能主,恍如坐我于沧瀛。
沧瀛风雨不可测,中有一人不相识。
手持银管跨紫凤,授以琳琅五彩笔。
回头笑指游空蒙,导余绛节双玉童。
呼吸帝座随清风,俯视一一金芙蓉。
白云如绵满空谷,乘此欲与天庭通。
把酒酹烟霞,素怀托明月。
明月与时满,烟霞无时歇。
拍肩笑问洪崖生,口吹玉笛银河倾。
山中木叶萧萧响,下界疑为鸾凤鸣。
襞笺授萧史,供饮白玉醴。
长觥倾倒慎莫辞,醉眠石上呼不起。
白猿苍鸟莫相猜,前五百年曾住此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奇幻的庐山仙境之旅,充满浪漫的想象力和豪迈的游仙情怀。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恍如坐我于沧瀛")写登山奇景。诗人黎明登庐山,看到春山像被洗过一样翠绿。他攀爬三万级台阶,身轻如鹤。山中云雾如鱼鳞,花草幽深,突然出现瀑布如巨灵神劈开山崖,涛声如万马奔腾,让人头晕目眩仿佛置身大海。

第二部分("沧瀛风雨不可测"到"乘此欲与天庭通")是仙境奇遇。在变幻莫测的云海中,诗人遇见一位手持银笔、骑着紫凤的仙人。仙人笑着派两个童子带他飞升,呼吸着天界的清风,俯瞰金色莲花般的山峰。满山白云像棉絮,诗人想借此直通天庭。

第三部分("把酒酹烟霞"到最后)写醉卧仙山。诗人向烟霞明月敬酒,遇到会吹笛的仙人洪崖生,笛声让银河倾泻、树叶沙沙作响,山下人还以为是凤凰鸣叫。他们写诗饮酒,醉倒石上,最后幽默地说"白猿别怀疑,我五百年前就住这儿",暗示自己本就是仙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三万级台阶""银河倾泻"等夸张比喻让人感受到庐山的雄伟 2. 把云雾、瀑布等自然景观写成神仙、龙凤,充满童话般的想象力 3. "醉眠石上""白猿莫猜"等细节既潇洒又幽默,展现文人趣味 4. 通篇流动着对自由仙境的向往,传递出挣脱现实束缚的渴望

就像现代人用特效电影表现奇幻世界一样,诗人用文字建造了一座充满声光特效的仙山,让读者也能暂时脱离现实,做一场神仙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