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其一

浊流远挟百川飞,冻合帆樯入望稀。
贝阙秋涛降海若,淇园春色走支祈。
榜人狎浪鸣榔待,津吏敲冰击汰归。
世会幸逢如带日,且须还问钓鱼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壮阔又险峻的景象,以及人们在严冬中与自然搏斗的生活画面。

前两句写黄河浑浊的浪涛裹挟着百川奔腾而下,寒冬中河面结冰,船只稀少。用"浊流远挟"和"冻合帆樯"生动表现出黄河的汹涌和冬季航行的艰难。

中间四句用神话典故和现实场景交织:想象中海神在秋涛中降临,治水英雄大禹的传说与春日淇园的景色相映;现实中船夫熟练地驾驭风浪,渡口小吏破冰引船归来。这些描写既展现了黄河的神秘色彩,又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现在黄河看似温顺("如带日"指黄河细如衣带的平静时刻),但诗人仍惦记着钓鱼矶——这个可以观察水情的地方。这暗示着黄河的平静只是暂时的,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既展现了黄河的雄浑气势,又记录了沿岸人民的生活智慧,最后落脚在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上。诗人用通俗的意象和典故,让读者感受到母亲河的壮美与威严。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