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子益应晋帅之辟并忆啸农梦旦 其二

啸农恭笃行,而独称我狂。狂而有不为,吾道殊未光。

之子尝有语,闻之激我肠。相知纵满世,幽隐谁见详?

愿言从子游,楚越空相望。孤弦不成曲,寄声独彷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知己的渴望。

首先,诗中提到“啸农恭笃行,而独称我狂”,意思是啸农(可能是一个朋友的名字)为人恭敬、踏实,却唯独说“我”狂放不羁。这里的“狂”并不是贬义,而是指作者有自己的追求和原则,不随波逐流。然而,作者也感到自己的“狂”并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甚至觉得自己的道路还没有被照亮,内心有些失落。

接下来,“之子尝有语,闻之激我肠”是说啸农曾经说过一些话,让作者深受触动,甚至激发了他的内心情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啸农的感激,因为他的话让作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然后,“相知纵满世,幽隐谁见详?”这句诗道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人,但真正能理解作者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感的人却很少。作者感到自己在人群中依然孤单,没有人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最后,“愿言从子游,楚越空相望”表达了作者希望能与啸农一起游历、交流,但现实中他们却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这种距离让作者感到无奈和遗憾。“孤弦不成曲,寄声独彷徨”则进一步用“孤弦”来比喻自己的孤独,就像一根孤单的琴弦无法奏出完整的曲子,作者的心声也无法完整地传达出去,只能在迷茫中徘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追求自己理想道路上的孤独感,以及对知己的深切渴望。它让我们感受到,即便在人群中,内心的孤独有时依然难以排解,而真正的理解和支持显得尤为珍贵。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