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书院为吴献臣亚卿赋

高情偏爱水云村,书院新开地望尊。
未说五车堪实腹,要将诸子共寻源。
风回远渚渔歌断,月满中庭桂影繁。
谁信我非曾宿客,晓来倾盖已忘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建的书院(东湖书院)的雅致环境和主人的高洁情怀,展现了文人追求学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首联"高情偏爱水云村,书院新开地望尊"直接点明主题:书院主人(吴献臣)情操高雅,特意选择这个水云环绕的僻静之地建书院,新建的书院在当地很有声望。"水云村"这个意象既写实又富有诗意,暗示这里远离尘嚣,适合读书治学。

颔联"未说五车堪实腹,要将诸子共寻源"表达了书院的教学理念:不追求死记硬背("五车"指学富五车),而是要带领学生们一起探寻学问的本源。这体现了作者对真正学问的理解——不是堆砌知识,而是追本溯源。

颈联"风回远渚渔歌断,月满中庭桂影繁"用两个生动的画面描绘书院环境:远处湖滨的渔歌随风飘来又消散,月光洒满庭院,桂树投下斑驳的影子。一动一静之间,既写出了书院的清幽,又暗含"渔歌"的隐逸意味和"桂影"的高洁象征。

尾联"谁信我非曾宿客,晓来倾盖已忘言"是点睛之笔:作者说自己初次来访却像老友重逢,清晨相遇就默契到无需言语。这既赞美了书院令人宾至如归的氛围,也暗喻主人与来访者在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

全诗通过书院环境、办学理念和主客互动三个层面,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文人精神家园。诗中"水云""渔歌""桂影"等意象清新脱俗,而"共寻源""已忘言"则传递出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治学修身的高远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