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至和二年)

天冥冥,云濛濛,白兔捣药姮娥宫。
玉关金锁夜不闭,窜入滁山千万重。
滁泉清甘泻大壑,滁草软翠摇轻风。
渴饮泉,困栖草,滁人遇之丰山道。
网罗百计偶得之,千里持为翰林宝。
翰林酬酢委金璧,珠箔花笼玉为食。
朝随孔翠伴,暮缀鸾皇翼。
主人邀客醉笼下,京洛风埃不沾席。
群诗名貌极豪纵,尔兔有意果谁识。
天资洁白已为累,物性拘囚尽无益。
上林荣落几时休,回首峰峦断消息。

现代解析

这首《白兔(至和二年)》讲的是一个关于自由与束缚的寓言故事,用白兔的命运来隐喻人生选择。

开头描写月宫里的白兔偷偷跑到人间滁州(今安徽一带),喝着清甜的泉水,睡在柔软的草地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它被当地人捉住,当作宝贝献给京城翰林院。从此白兔过上了"金丝雀"般的贵族生活——住金笼子、吃玉雕食物、和孔雀凤凰作伴,主人还用它来招待宾客炫耀。

但诗人尖锐指出:表面风光掩盖不了本质的悲剧。白兔天生洁白本是优点,却因此被人类当作玩物;它本属于广阔山野,现在却成了笼中囚徒。最后两句最深刻:当白兔在皇家园林(上林苑)里被人观赏时,它再也回不去曾经自由奔跑的山峰了。

诗人通过这个对比告诉我们:
1. 自然天性最珍贵,强行改变只会带来痛苦
2. 世人眼中的"富贵"可能是另一种牢笼
3. 选择自由可能要放弃繁华,但失去自由的光鲜毫无意义

就像现代人常面临的困境:是选择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但失去生活,还是回到小城镇享受自由但收入有限?这首诗用童话般的故事,让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