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四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女墙残月度钟声,捉鼻微吟笑洛生。
不信风流今歇绝,夜乌啼雨过春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春夜场景。

开头"女墙残月度钟声"写的是夜晚的景象:月光照在矮墙上,远处传来钟声。这里的"残月"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或凌晨,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第二句"捉鼻微吟笑洛生"比较有趣,说的是诗人轻轻捏着鼻子低声吟诗,想到古人(洛生)的典故会心一笑。这里展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状态。

第三四句是整首诗的精华:"不信风流今歇绝,夜乌啼雨过春城"。诗人感叹道:谁说风雅的情怀已经消失了呢?在这春夜里,乌鸦的啼叫和细雨飘过城市,不正是一种别样的风流韵味吗?

整首诗通过夜月、钟声、吟诗、鸟啼、春雨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欣赏。即使在看似平淡的春夜,诗人也能感受到诗意和情趣,说明真正的风流雅致从未消失,只是需要用心去发现。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