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次珊馆长重葺舫斋用朱椒堂韵自述属和 其三

薄持愿力即天魔,十载经楼枉杜多。
差喜羽陵留蠹简,不愁钓渚起微波。
寸阴鼎鼎驹隙,一适悠豕渡河。
莫道陆沈赢老泪,要分一掬点吟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赵次珊重修书房后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在纷扰世事中坚守学问天地的豁达心境。

前两句"薄持愿力即天魔,十载经楼枉杜多"说:虽然自己力量微薄,但坚持修习学问的愿望却像对抗世俗诱惑的修行。十年来埋头书斋,看似徒劳无功。"杜多"是梵语,指修行者,这里比喻自己像苦行僧一样专注学问。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读书之乐:"差喜羽陵留蠹简"说幸好还有残存的书卷可读;"不愁钓渚起微波"比喻不为外界小风波所扰;"寸阴鼎鼎驹隙"形容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逝;"一适悠豕渡河"用猪渡河比喻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最后两句"莫道陆沈赢老泪,要分一掬点吟窝"最见风骨:不要说我这老朽只会为世事沉沦流泪,我还要把这份感慨化作诗句,点缀我的书斋。"陆沈"指国土沦丧,但诗人选择用诗词来寄托情怀。

全诗妙在将读书人的坚守写得既超脱又深情。用"蠹简""吟窝"等书房意象,搭配"驹隙""豕渡"等活泼比喻,把十年寒窗的孤寂转化为精神世界的丰盈。特别是结尾处,在感慨时局之余,仍不失文人本色,展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