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 丛碧山房主人蓄素心兰数十本,招饮共赏
庭院爽轩,静银蒜,有人如玉。
正白水盟心,哀动楚骚讽读。
媚香满座,好记取、结交幽独。
想乱锄得免,砎石终羞倾国。
净雪胸襟,坚冰情性,肯忘空谷。
看彤几安排,驱尽绊愁万斛。
兰亭千载,雅怀尚续。
传妙神应念,所南高躅。
正白水盟心,哀动楚骚讽读。
媚香满座,好记取、结交幽独。
想乱锄得免,砎石终羞倾国。
净雪胸襟,坚冰情性,肯忘空谷。
看彤几安排,驱尽绊愁万斛。
兰亭千载,雅怀尚续。
传妙神应念,所南高躅。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高雅文人赏兰的场景,通过对兰花品性的赞美,展现了作者高洁的精神追求。全词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通过环境描写带出赏兰场景。"庭院爽轩"三句先勾勒出一个清净雅致的庭院,用"银蒜"(古代门帘装饰)和"人如玉"的比喻营造脱俗氛围。"正白水盟心"以下转入主题,用"楚骚"(指屈原作品)典故暗示兰花的高洁,与文人雅士的品格相通。"媚香满座"四句写赏兰时的感受,"幽独"二字既形容兰花的孤高气质,也暗指主人不俗的交友标准。
下片由物及人,抒发情怀。"净雪胸襟"三句用冰雪比喻兰的纯洁品性,"空谷"呼应着隐士精神。"看彤几安排"以下写文人雅集场景,用"绊愁万斛"的反衬手法,突显兰花能使人忘却烦恼的妙处。结尾"兰亭千载"四句巧妙用典,将赏兰雅事比作王羲之的兰亭集会,又提及南宋画家郑思肖(号所南)画兰不画土的典故,表达对先贤风骨的追慕。
全词最妙处在于"以兰喻人"的写法。表面上咏兰,实则通过兰花的"素心""净雪""坚冰"等特质,既赞美主人的高雅志趣,也寄托作者自己不屑与世俗同流的高洁情怀。词中多用对比手法(如"乱锄"与"倾国")、通感手法("媚香"将嗅觉视觉化),让抽象的精神追求变得可感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