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安乐窝"中的悠闲生活,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诗中的"隐君"住在叫"安乐窝"的地方,肚子里装满了学问("腹藏经笥"),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他把家安在有水有竹的清净之地("一廛水竹"),每天弹琴喝酒("三径琴觞"),远离世俗纷扰。
这位隐士曾经拒绝过官场工作("婉画旧尝辞幕府"),现在像夜空中少微星一样低调生活。诗人认为,只要内心通透("了心"),住在哪里都是修行的好地方,不一定非要跑到深山老林里隐居("何必烟霞卧白云")。
整首诗用轻松自然的笔调,表达了"心远地自偏"的生活智慧。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真正的宁静不在于住在哪里,而在于内心的状态。这种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发:幸福不必外求,关键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王拱辰
(1012—1085)宋开封咸平人,字君贶,原名拱寿。仁宗天圣八年登进士第一。庆历间,累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迁御史中丞。反对庆历新政。新政罢,出知郑、澶等州。至和三年,拜三司使,使契丹。坐事被劾,出任外官多年。神宗熙宁元年召还,王安石言其旧过,复出知应天府。元丰间上言反对保甲法。仕终彰德军节度使。卒谥懿恪。有《治平改鉴》及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