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眼名为"贪泉"的泉水为引子,探讨了人性与清廉的主题。
前四句说:聪明人知道满足才不会受辱,这泉水却背上了"贪"的恶名。但真正高洁的人,就算喝了这水也不会被迷惑,千百年来泉水依然清澈如初。这里用泉水比喻人的品格,说明真正正直的人不会被外界污名影响。
中间两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泉水:泉水深邃得像倒映着秋天的银河,冰冷得仿佛能听见古松的涛声。通过"秋汉色"和"古松声"这样富有画面感的描写,突出泉水清冷高洁的特质。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记载这眼泉的石碑已经荒废,但又有谁曾为它蒙受的污名感到痛心呢?这里暗含讽刺,指出世人常常轻易给人贴标签,却很少反思这些评判是否公正。
全诗通过一眼被污名化的清泉,巧妙讨论了名声与实质的关系。告诉我们:真正的高洁经得起时间考验,不需要在意虚名;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被表象迷惑,要学会看透事物的本质。诗中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完美融合,读来既清新又发人深省。
古成之
宋惠州河源人,徙居增城。字并奭。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召试馆职,除校书郎。张泳帅蜀,辟知魏城。运米以济饥民,发药以疗疾疫,立乡校,课农桑,俗为之变。真宗咸平中辟知绵竹,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