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太平之间岩石奇绝累日玩之不厌

两涯回石壁,悦玩竟忘疲。混沌何人凿,玲珑一世奇。

累累鼎象物,隐隐画藏诗。绝顶云昏处,惟应仙鹤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宁太平之间观赏岩石时的感受。诗的开头,作者站在两边的石壁之间,被美景深深吸引,甚至忘记了疲惫。接着,作者感叹这些奇特的岩石是如何形成的,仿佛是由某种神秘力量凿刻而成,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玲珑之美。

诗中提到的“累累鼎象物”,指的是岩石层层叠叠,形状各异,像古代青铜器上的图案一样丰富多样。而“隐隐画藏诗”则形容岩石上的纹理和形状如同隐藏着诗画般的美感,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作者仰望岩石的顶端,那里被云雾笼罩,仿佛只有仙鹤才能到达,给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岩石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惊叹和沉醉,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