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清明日归宁舟中作

桃雨流红,柳烟晕碧,一年佳节清明。
蓬窗舒眼,更喜值归宁。
梦绕亲庭几度,迢迢水、似隔层城。
今宵里,牵衣膝下,好话别离情。
心惊。
犹记得,争夸玉润,不愧冰清。
怎频年毷氉,弹铗神京。
劳我椿萱望眼,门楣上、何日春生。
家乡近,劝开眉锁,遥岸啭莺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清明节回家探亲的温馨场景,以及游子在外打拼的复杂心情。

上片(前段)描绘了一幅春日回乡图:
开头用"桃雨流红,柳烟晕碧"八个字就画出了清明时节的典型景色——桃花像雨点般飘落染红水面,柳树笼罩在淡绿色的烟雾中。诗人坐在船窗边赏景,更开心的是能回家看望父母。"迢迢水、似隔层城"这个比喻很妙,把漫长的水路比作重重城墙,道出了游子与家人之间的物理和心理距离。最后三句是温馨的家庭画面:今晚终于能拉着父母的衣角,在膝前诉说离别之情。

下片(后段)展现了游子的内心矛盾:
"心惊"二字转折得很突然,带出了回忆片段——父母曾骄傲地夸赞他品行高洁("玉润""冰清"都是形容人品美好的比喻)。但紧接着用"怎频年"带出自责:这些年却在京城落魄失意("毷氉"指烦恼的样子,"弹铗"借用冯谖的典故表示怀才不遇)。最戳心的是"劳我椿萱望眼"(椿萱代指父母),父母天天盼着孩子有出息,就像盼着春天来到门楣上。结尾笔锋又转回眼前:快到家乡了,听着岸边的莺啼,暂且放下愁眉吧。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的微电影:有清明特写的空镜头,有归舟移动的长镜头,有回忆的闪回画面,最后收束在莺声中的近景。最动人的是那种天下游子共通的愧疚与温情——我们总想衣锦还乡,而父母其实只盼平安团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