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道观中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用自然美景和道家意象表达对世俗束缚的超越。
前两句写求道之心:诗人像在赤水中寻找宝珠一样执着地追寻真理("妙道"),同时感慨时间如白马过隙般飞快流逝。这里用"赤水求珠"的典故,暗示求道之路虽艰难但值得。
中间四句展现道观生活的纯净美好:月光下的琼台如同仙境,秋风中的玉宇(指道观建筑)让人心神清净。盘中灵芝沾着露水散发清香,煮茶时浮起的绿色茶沫像云朵般轻盈。这些画面通过"香露""绿云"等清新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世人被荣华富贵束缚实在辛苦("劳生"),不如像卢生在邯郸梦中那样,短暂地享受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用"邯郸枕"典故,暗示世俗繁华如梦幻泡影,不如道家生活的真实自在。
全诗通过求道、观景、品茶三个层次,将道家思想融入日常生活场景,用"月光""秋风""茶香"等具体可感的意象,让玄妙的思想变得亲切自然。最终传递出"放下世俗执念,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智慧。
李仲偃
(982—1058)宋陇西人,字晋卿。李璟孙。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任州县官,以治绩闻。累拜侍御史,以太常少卿致仕。居官四十年,所得俸禄多赈济族中贫者。平生藏书万余卷,皆亲加校正,日读书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