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蘋洲

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
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
静处知生乐,喧中见死誇。
无多圭组累,终不负烟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秋日山水画卷,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的交织,传递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前四句是工笔写景:山鸟掠过时翅膀拖出红霞般的轨迹,亭边蔷薇绽放出紫花。溪水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整个秋天都浸染在清朗明净的光华中。诗人用"飞红带""拆紫花"这样生动的动态描写,让静态的山水突然有了灵动的生命力。

后四句转入哲理思考:在宁静中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趣,而尘世喧嚣里尽是虚妄的争名逐利。只要不被官场俗务(圭组指官员玉佩,代指仕途)过多束缚,就能永远与这烟霞美景相伴。最后两句像是诗人的自白,也像对读者的劝慰:人生真正的满足,不在于外在的荣华,而在于内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全诗妙在写景时色彩明丽(红、紫、清溪、秋色),说理时却淡然超脱,用山水之美反衬尘世之累,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自然生发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就像用高清镜头拍下绝美秋色,又在照片角落题写人生箴言,既养眼又养心。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