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已故丞相的深情之作,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前四句是回忆:过去在国家危难时刻,丞相曾力排众议支持作者的主张。作者感慨,若不是丞相当年理解并支持他,没人能明白他内心深藏的忧虑。这里"根本谋"指治国安邦的重要策略,"公"是对丞相的尊称。
后四句写现状:如今重任在肩("分阃"指担任要职),却再也见不到丞相。面对困境,作者只能默默承受忧愁,无法与人倾诉。最后两句尤为动人——丞相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未竟事业("千古意")永远存在,而作者的悲痛泪水只能随江水东流。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三种珍贵情感: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对良师益友的怀念,以及肩负重任的孤独。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世上再无懂我之人"的深切遗憾,和"带着思念继续前行"的坚韧态度。
彭龟年
(1142—1206)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熙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