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皇帝举办的盛大寿宴场景,表达了臣子受宠若惊的感恩之情。
前两句写寿宴的豪华场面:金銮殿大门敞开举行祝寿酒宴,皇帝亲手赏赐臣子仙酒(赤松醅指仙酿)。这里用"至尊"和"仙酒"突显皇帝的尊贵。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臣子受赏时的表现:跪着向前靠近皇帝的龙袍,诚惶诚恐地高举御赐酒杯;既为能参加寿宴感到幸福,又载歌载舞叩谢皇恩。通过"膝行""首戴"等动作描写,把臣子那种既荣耀又忐忑的心理表现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将皇帝对边疆大臣的慈爱恩惠,比作滋润越地(今江浙一带)的甘霖。这里用"仁膏"(仁慈的雨露)的比喻,既赞美了皇帝的仁德,也暗含希望皇恩持续惠及远方的深意。
全诗用寿宴这个具体场景,展现了古代君臣关系中"皇恩浩荡"与"臣子感恩"的典型互动,既有纪实性又充满仪式感。诗中"金殿""龙衮""玉杯"等意象营造出皇家气派,而"膝行""仰杯"等细节则让庄严的场面显得人情味十足。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