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篇奉酬范文学棠见赠作 其二

与世而相忘,在我殊不敢。
閒居缅前哲,所慕庄与黯。
平生撄世事,又苦知识闇。
欲献封禅书,将毋近于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矛盾心态和理想追求。

开头两句"与世而相忘,在我殊不敢"直白地说:虽然想远离世俗纷扰,但自己又做不到完全超脱。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想躺平又不敢完全躺平"的状态。

中间四句用生活化的比喻:闲居时仰慕庄子(道家代表)和汲黯(汉代直臣)这样的先贤,但现实中既要应付各种琐事,又苦于见识不够透彻。这就像我们平时向往简单生活,实际却不得不为工作家庭忙碌,还常常觉得自己懂得太少。

最后两句最有趣:想学古人献"封禅书"(古代向皇帝进谏的文书),又怕被人说是拍马屁。这活画出知识分子的典型心理——既想有所作为,又担心被误解为趋炎附势。就像现在有人想给领导提建议,又怕被当成讨好领导一样。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把古代文人在"出世"与"入世"间的挣扎,以及"想做事又怕闲话"的微妙心理,表达得既真实又生动。这种纠结的心态,其实和现代职场人的许多心理困境很相似,让今天的读者也能产生共鸣。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