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 积雨初晴,春暄极美,独步至绿萝溪上,归赋此词
紫桐细乳,黄鸟轻飞,春丽如画。
约略溪桥,总有倩红相亚。
细柳腰身轻似燕,小桃颜色娇于马。
更东来,问经过多少,曲台花榭。
已负了、南园佳约,西竺香期,芳事都罢。
甚处惊鸿,也似浣纱娴雅。
照影羞临春水曲,避人遥在垂杨下。
谢东风,那边来,暗飘衣麝。
约略溪桥,总有倩红相亚。
细柳腰身轻似燕,小桃颜色娇于马。
更东来,问经过多少,曲台花榭。
已负了、南园佳约,西竺香期,芳事都罢。
甚处惊鸿,也似浣纱娴雅。
照影羞临春水曲,避人遥在垂杨下。
谢东风,那边来,暗飘衣麝。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闲步的美丽画卷,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写景,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展现春日的生机勃勃。"紫桐细乳"写桐花初绽如乳汁般柔嫩,"黄鸟轻飞"用动态的鸟影点缀画面,开篇就勾勒出明丽的春色。"约略溪桥"以下几句,将视线转向溪边:桥畔野花低垂("倩红相亚"),柳枝如燕腰轻盈摆动,桃花比骏马的毛色还要娇艳。这些比喻新颖活泼,把常见的景物写得别具风情。最后"问经过多少曲台花榭"的设问,暗示春色无处不在,引人遐想。
下片转入抒情,通过对比手法流露淡淡惆怅。先以"已负了"带出三件错过的事(南园赏花、西竺进香、其他春日乐事),暗示主人公此前因故未能尽享春光。接着笔锋一转,在垂杨下邂逅一位"惊鸿"般的身影,她临水照影又羞涩躲藏,这个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少女的娇羞情态。结尾处"谢东风"的拟人写法很巧妙,风儿不仅送来花香("衣麝"),更将这场春日偶遇渲染得含蓄动人。
全词最妙处在于:明明写的是"独步",却通过"惊鸿"身影的穿插,让孤独的春游突然有了生动的邂逅;明明感叹"芳事都罢",却在偶遇中重新发现春日的温柔。这种情感起伏的把握,让寻常的踏春题材显得格外真挚。词中"细柳腰身轻似燕"等比喻,既通俗又精妙,至今读来仍觉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