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庙

帝子别兮椒房,从六龙兮炎荒。
望苍梧兮隔潇湘,君不见兮空断肠。
秋风起兮洞庭波,蛟螭出没兮猿狖多。
兰佩芳兮日夕,君不返兮奈何。
血泪兮潺潺,滴幽篁兮成斑。
愿从君兮溟漠,魂徘徊兮江干。
往古兮来今,山高兮水深。
俨仪容兮后饬,崇庙祀兮孤岑(明张邦翼《岭南文献》卷三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湘妃(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对逝去丈夫的思念,情感非常深沉动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离别之苦:开头就说妃子们离开皇宫(椒房),跟随舜帝南巡到荒凉之地(炎荒)。她们望着丈夫去世的苍梧山方向,隔着潇湘水却再也见不到,只能空自伤心。

2. 环境烘托:诗中用秋风、洞庭波浪、水中蛟龙、山间猿猴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危险的氛围,暗示舜帝去世时的悲壮场景,也衬托妃子们孤独无助的心情。

3. 痴情等待:妃子们每天佩戴着香草(兰佩)等待,明知丈夫不会回来却不肯放弃。最感人的是"血泪成斑"的典故——她们哭出的血泪滴在竹子上,形成了斑竹(湘妃竹)。

4. 生死相随:最后她们甚至想追随丈夫到黄泉(溟漠),灵魂在江边徘徊不去。结尾说从古到今,山水永恒,而人们建庙祭祀她们,让这份忠贞的爱情永远被铭记。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简单但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如秋风、波浪、猿啼)让我们仿佛看到当时的场景
- 通过"血泪滴竹"这种具体意象,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触摸
- 表达了超越生死的爱情,不是甜腻的,而是带着痛感的深情
- 最后升华到永恒的主题,让个人故事有了穿越时间的力量

今天我们读来依然会被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感打动,这就是经典诗词的魅力——它写的是两千年前的故事,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是相通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