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舍弟敬美北上 其四

窃有和氏璧,皎洁如秋月。
当其未辞璞,忧在长埋没。
初日奏秦庭,精光荧然发。
美人粲玉齿,九宾为惊绝。
在执苟不虔,能无中玷缺。
子其爱连城,完归用将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怀揣珍宝(和氏璧)却担心被埋没,最终珍宝大放异彩的故事,借此鼓励弟弟在仕途上保持高洁品格。

前四句用和氏璧比喻人才:就像藏在石头里的美玉(未雕琢的璞玉)担心永远被埋没一样,有才华的人也怕得不到施展机会。"皎洁如秋月"强调品性纯洁。

中间六句描写珍宝被发现的过程:当美玉被献给秦王时,它的光芒惊艳全场("精光荧然发"),连美人和大臣们都为之震撼。这里暗喻弟弟的才华终将被朝廷赏识。

最后四句是核心劝诫:握玉要虔诚(比喻为官要正直),否则美玉也会有瑕疵。诗人叮嘱弟弟要像爱惜价值连城的美玉一样,保持完整品格("完归"),以此作为临别赠言。

全诗用美玉比喻人才和品德,既表达对弟弟才华的肯定,又提醒他官场中要保持初心。最打动人的是兄长用"怕美玉被埋没"的担忧,巧妙转化为"别让美玉蒙尘"的叮嘱,把期待和告诫融合得自然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