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凿冰词》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冬日凿冰场景,充满力量感和自然的神奇魅力。
开篇用"朔风夜吼,河流晨冻"的强烈对比,瞬间把人拉入严冬氛围——北风整夜咆哮,清晨所有河流都冻成了坚冰。接着用"阳光射在冰面上反射冷光"的视觉描写,突出冰面的坚硬光滑,连石头都显得柔软了。
中间部分生动记录了凿冰的劳动场面:千百工人用杵撞击冰面的"咚咚"声突然变成"哗啦"的冰裂声,巨大的冰块开始松动融化。这里通过声音变化,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
最精彩的是对冰层之下的想象:当冰面裂开时,就像打开了通往水神宫殿的大门,让人得以窥见深不可测的水底世界。这种联想把普通的劳动场景升华成了神话般的奇观。
结尾的劝诫很有深意:虽然坚冰可以藏物(暗指可以承载重量),但站在薄冰边缘时还是要小心。这既是对凿冰工人的安全提醒,也暗含人生哲理——面对看似稳固实则危险的事物时要保持警惕。
全诗用质朴有力的语言,把冬日凿冰这个普通劳动写得气势磅礴,既有对劳动者力量的赞美,又有对自然威力的敬畏,最后还留下耐人寻味的警示,展现了中国传统劳动诗歌的独特魅力。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