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古寺的清幽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净化心灵的情感。
前四句写景:诗人用"一片云"形容古寺年代久远、飘渺神秘,就像山间浮云般难以捉摸。傍晚的松树依然苍翠挺拔,修长的竹枝投下清凉的树荫,这些景物共同营造出宁静淡雅的氛围。
五六句写寺中生活:老僧在晨光中缝补僧衣,雎鸠鸟在细雨中啼鸣。这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寺院朴素自然的生活状态,连鸟儿都仿佛在诵经念佛。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看着这样的景象,不禁感叹自己何时才能摆脱世俗牵绊,希望能在这清净的寺院住下,让心灵得到净化。这里的"借榻"不是真的借床睡,而是想借寺院的环境来洗涤尘世的烦恼。
全诗通过云、松、竹、僧、鸟等意象,由远及近地勾勒出一幅超脱尘俗的山水禅意图,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远离喧嚣、回归本真的向往。
陈龟年
陈龟年,字永昌,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一作淳熙二年进士(《东瓯诗存》卷三)。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以军功迁奉训大夫,太子洗马。事见清乾隆《温州府志》卷一九、二○。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