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台湾来晋江寓舍独坐,怀兄子铨(时铨客榕城)
昔去榴花红,今来芦絮白。
入门不见君,云作榕城客。
榕城在天未,水遮山复隔。
雁飞不到南,书素徒盈尺。
孤馆掩凄清,候虫当户织。
忆昨艳阳时,咏花同倚石。
如今阶下苔,已上题诗壁。
空庭木叶飞,思君此何极!
入门不见君,云作榕城客。
榕城在天未,水遮山复隔。
雁飞不到南,书素徒盈尺。
孤馆掩凄清,候虫当户织。
忆昨艳阳时,咏花同倚石。
如今阶下苔,已上题诗壁。
空庭木叶飞,思君此何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晋江寓舍独坐时,对远在榕城的兄长子铨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以及描绘孤独凄清的环境,来传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首先,作者用“昔去榴花红,今来芦絮白”来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榴花红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而芦絮白则代表着现在的凄凉和孤独。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作者内心的变化。
接着,作者提到“入门不见君,云作榕城客”,直接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兄长不在身边,作者感到孤独和无助。榕城在天未,水遮山复隔,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和阻隔,让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诗中还提到“雁飞不到南,书素徒盈尺”,用雁飞不到南方来比喻书信无法传递,表达了作者无法与兄长联系的无奈和焦虑。孤馆掩凄清,候虫当户织,则描绘了作者独处的环境,更加突出了他的孤独和凄凉。
最后,作者回忆起过去与兄长一起咏花、倚石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看到阶下苔藓和题诗壁,空庭木叶飞,思君此何极!这些景象让作者更加思念兄长,情感达到了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描绘孤独凄清的环境,以及表达对兄长的深深思念,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无奈。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距离的阻隔以及亲情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