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忧国忧民的地方官员对干旱的焦虑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前两句"眼中珠玉未为多,奈此忧民遣兴何"意思是:虽然眼前看到的珠宝玉石不算少(暗指自己官职待遇不错),但面对百姓受苦,这些富贵又有什么用呢?这种忧民之情让他无法安心享受生活。
后两句"愿得天瓢一倾泻,笔端风雨共霶𩃱"用生动的比喻说:真希望老天爷能拿起巨大的水瓢(天瓢)把雨水倾倒下来,而自己也要用笔写下这滂沱大雨般的诗篇。这里把雨水比作从瓢中倾泻,把写诗比作下雨,既形象又充满力量。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官员对百姓疾苦的真切关心,以及想要为民解忧的迫切心情。诗人不满足于空谈忧民,而是渴望用实际行动(写诗呼吁)来改变现状,这种将个人情感与民生疾苦紧密结合的写法,让诗歌充满了感染力。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