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首

惠连梦春草,江淹梦彩笔。
一梦何足凭,材名繇此出。
读书三十年,仅可变形质。
所向如面墙,此语难致诘。
何事殷武丁,因梦得良弼。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历史典故探讨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语言平实却充满智慧。

开头用两个著名典故:谢惠连梦见春草后文思泉涌,江淹梦见五彩笔后成为大文豪。但诗人马上提出质疑:单靠一个梦真的能决定人的成就吗?"一梦何足凭"这句话很直白地表达了怀疑。

接着诗人用自身经历佐证观点:苦读三十年,确实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变形质"),但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前路迷茫("面墙"般无路可走)。这里用"面墙"这个日常比喻,生动表现了读书人常遇到的瓶颈期。

最后笔锋一转,用商王武丁梦见傅说的故事收尾。这个反例很巧妙:历史上确实有人因梦得到贤臣。诗人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留下开放性问题,让读者思考:梦想到底是偶然的运气,还是努力的契机?

全诗像在和我们聊天:先用大家熟悉的故事引起兴趣,再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最后抛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写法,让深刻的哲理变得亲切易懂。诗人似乎在说:别太迷信梦想的神奇,但也不要完全否定偶然的机遇,关键是如何把"梦"转化为实际行动。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