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登上浣风台时的豪迈心情和壮阔视野。
前两句"雄风赋罢气飞腾,还似兰台快共登"说的是:写完雄风的诗赋后,整个人意气风发,就像当年登上兰台(汉代著名高台)一样畅快。这里用"兰台"这个典故,暗示自己像古人一样登高望远、豪情满怀。
后两句"沧海不尘天若洗,观星人立最高层"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眼前的大海澄澈无尘,天空像被洗过一样明净,站在最高处的人仿佛能触摸星辰。这里用"沧海不尘"和"天若洗"的比喻,既写出了景色的纯净,也暗含作者内心的澄明。
整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超脱尘世的情怀。语言虽然简练,但意境开阔,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登高望远的畅快和超然物外的气度。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