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馆诗
江南遗老瀛边客,来时鬓斑今雪白。
几年坐困市井尘,五迁来到诗书宅。
中州典型尚未艾,故家文献宛如昔。
主人盛年兀老苍,古心不为名利役。
昼閒对客无俗谈,夜灯从容须挟册。
有疑必问问必中,讲学定知有源脉。
世人鹜外如轮云,君心向道坚金石。
念我南冠久絷维,分我三间明月席。
绨袍厚德更高古,冬有纖纩夏有绤。
我衰拟作菟裘藏,感君推田城西陌。
今年不归明年归不归,病骨嵌崎会当化为原上骼。
拟从诸君豫乞石一方,他年埋之冢前三四尺。
上书宋使姓某其名某,下书人是西州之西老逢掖。
平生著书苦不多,可传者见之春秋与周易。
几年坐困市井尘,五迁来到诗书宅。
中州典型尚未艾,故家文献宛如昔。
主人盛年兀老苍,古心不为名利役。
昼閒对客无俗谈,夜灯从容须挟册。
有疑必问问必中,讲学定知有源脉。
世人鹜外如轮云,君心向道坚金石。
念我南冠久絷维,分我三间明月席。
绨袍厚德更高古,冬有纖纩夏有绤。
我衰拟作菟裘藏,感君推田城西陌。
今年不归明年归不归,病骨嵌崎会当化为原上骼。
拟从诸君豫乞石一方,他年埋之冢前三四尺。
上书宋使姓某其名某,下书人是西州之西老逢掖。
平生著书苦不多,可传者见之春秋与周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流落异乡的老者借住在朋友家时写下的感慨,字里行间透着沧桑与温暖。
开头用"江南遗老""鬓斑今雪白"勾勒出一个背井离乡、白发苍苍的老人形象。他像浮萍一样辗转多年,最终来到这个充满书香的住所。这里的主人不慕名利,白天与客人谈吐高雅,夜晚灯下苦读,是个有学问的君子。诗人用"鹜外如轮云"形容世人追逐名利的浮躁,反衬出主人"心向道坚金石"的品格。
中间部分充满感激之情。主人不仅提供住所,还细心照顾他的生活,冬天给细棉衣,夏天给粗葛衣。这种情谊让诗人感动,甚至想在城西置地终老。但想到自己日渐衰弱的身体,他幽默又心酸地说:这副病骨迟早要变成荒野上的白骨。
结尾处诗人提前为自己安排后事:希望死后能在墓碑上写明"宋使"的身份,并注明自己是"西州之西"那个爱穿宽袍的老书生。最后谦虚地说自己没写多少书,只有研究《春秋》《周易》的心得或许值得流传。
全诗像一封温暖的家书,既有对岁月流逝的叹息,又有对友人恩情的铭记,还有看透生死的豁达。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平和——虽然漂泊半生,但在书香与友情中找到了慰藉,连面对死亡都能从容地自我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