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吴越风景 其一

最忆吴中与越中,四时风物总相同。
夏田苗麦云头绿,秋水荷花酒面红。
调马冈前看夜月,呼猿洞口纳天风。
于今忽作边城客,白草黄沙两鬓蓬。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江南吴越地区(今江浙一带)美好风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如今身处边塞荒凉之地的对比与感慨。

前四句是回忆江南风景:作者最想念吴中和越中(苏州和绍兴一带),那里四季风光都很美。夏天田野里麦苗像绿云一样茂盛,秋天水边荷花红得像醉脸一样动人。这里用"云头绿""酒面红"的比喻,把江南的生机与艳丽写得活灵活现。

中间两句写具体的生活记忆:在调马冈前赏月,在呼猿洞口乘凉。这两个地名可能是当地景点,通过"看夜月""纳天风"的闲适场景,展现当初惬意的生活。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现在突然成了边城的过客,眼前只有枯白的野草和昏黄的沙尘,连自己的两鬓都变得像蓬草般凌乱。用"白草黄沙"与前面的"云头绿""酒面红"形成强烈色彩对比,用"两鬓蓬"的形象暗示漂泊之苦,突出从江南水乡到西北边塞的巨大心理落差。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两幅画:一幅是色彩明丽的江南水墨,一幅是苍凉的边塞风沙,通过今昔对比,把对故乡的思念和羁旅的愁绪表达得格外动人。最妙的是最后"两鬓蓬"三个字,既写实又含蓄,让读者看到的不只是风景变化,更是一个游子饱经风霜的身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