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赠周翊
尝闻东园游观嘉,晚趁时节亦自到。
东风不知来者多,一日芳蹊踏无草。
山樱着子寒尚迟,江梅殒蘤香可吊。
扶疏枝叶未成荫,偶来正值斜阳照。
千株红杏暖自酣,风引高(明本作万)炬烧晴燥。
夭桃未老已抽青,略略朱旗冠翠纛。
虽然素李不争花,似洗朱丹誇莹皓。
其他百种不可名,如列锦绣快晴曝。
何低何高何后先,一一尽解承春笑。
杨花轻佻最得力,飞过青天去何冒。
弱柳低垂弗辞贱,以力凭风为春扫。
黄鹂嘲啁⑴声语和,似对游人见情抱。
蝴蝶填委不知数,飞乱人眼漫颠倒。
黄蜂虽忙不为身,以甘遗人竟何道。
子规终日劝客归,吾无间然念何报。
嗟余多病所趋乖,又懒欢呼逐年少。
经年一春为嘉时,行过不恤每自谯。
然虽无酒不解歌,素⑵游尚少贫交召。
何时期子早再游,风雨不(原校:一本作何)可旦夕料。
东风不知来者多,一日芳蹊踏无草。
山樱着子寒尚迟,江梅殒蘤香可吊。
扶疏枝叶未成荫,偶来正值斜阳照。
千株红杏暖自酣,风引高(明本作万)炬烧晴燥。
夭桃未老已抽青,略略朱旗冠翠纛。
虽然素李不争花,似洗朱丹誇莹皓。
其他百种不可名,如列锦绣快晴曝。
何低何高何后先,一一尽解承春笑。
杨花轻佻最得力,飞过青天去何冒。
弱柳低垂弗辞贱,以力凭风为春扫。
黄鹂嘲啁⑴声语和,似对游人见情抱。
蝴蝶填委不知数,飞乱人眼漫颠倒。
黄蜂虽忙不为身,以甘遗人竟何道。
子规终日劝客归,吾无间然念何报。
嗟余多病所趋乖,又懒欢呼逐年少。
经年一春为嘉时,行过不恤每自谯。
然虽无酒不解歌,素⑵游尚少贫交召。
何时期子早再游,风雨不(原校:一本作何)可旦夕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东园热闹绚丽的景象,同时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春日盛宴(前16句)
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东园百花争艳的场景:山樱刚结子、江梅已凋谢,红杏如火炬般绚烂,夭桃抽出新绿,素李洁白如洗。各种不知名的花朵像锦绣般铺展,杨花轻佻地飞向蓝天,柳枝低垂为春天清扫道路。黄鹂鸣唱、蝴蝶纷飞、黄蜂采蜜,构成一幅声色俱全的春日狂欢图。诗人特别用"万炬烧晴燥"这样热烈的比喻,突出春天旺盛的生命力。
2. 乐景哀情(中间8句)
在热闹的春景中,诗人突然插入子规鸟"劝客归"的啼声,暗示美好时光易逝。随后坦露心迹:自己体弱多病、性格孤僻,与热衷嬉戏的年轻人格格不入。即使面对一年中最美的春光,也常常错过赏玩时机,只能自我嘲笑。这里暴露出诗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孤独感。
3. 期约与无常(最后4句)
诗人表达想与友人周翊再游的愿望,却又清醒认识到风雨无常、聚散难料。这个结尾既承接前文对春光的留恋,又升华出人生际遇难以把握的哲理,在明媚的春光中投下一道淡淡的阴影。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拟人手法(花朵"承春笑"、杨花"轻佻")、色彩对比(红杏/素李)、动静结合(蝴蝶乱飞/柳枝低垂),将春天写得活灵活现。最妙的是在绚烂画面中暗藏时光易逝的忧思,形成"以乐景写哀"的独特效果,让这首咏春诗有了更复杂的情感层次。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