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舟次

湾头浅浅露平沙,一曲清溪杂野花。
溪外青山山下树,树中茅屋是人家。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宁静美。

前两句写近景:船行至河湾处,看见浅浅的滩涂露出细软的沙地,野花随意点缀在清溪两岸。"浅浅"和"杂"字用得特别妙,既写出水乡特有的温柔地貌,又透露出自然生长的野趣。

后两句像镜头慢慢拉远:视线越过小溪,先看到青翠的山峦,再看到山脚下的树林,最后在树丛掩映中发现几间茅草屋——原来那里住着人家。这种由近及远、层层推进的写法,让画面有了立体感,仿佛带着读者一起在船上欣赏风景。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不经意的闲适感。诗人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词藻,就像随手记下眼前所见,但恰恰是这种质朴,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茅屋藏在山水之间,既不突兀也不刻意,正是中国传统审美中"天人合一"的完美体现。读这样的诗,能让浮躁的心也跟着安静下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