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感情,悼念了一位推动国家进步的教育家张百熙。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理解:
上联(前半部分):
用"力展乾坤"形容逝者像大力士一样推动国家发展,他首先打通了南北交通(可能指铁路建设),重新规划了中国地图("亚岁舆图"指国家疆域)。"地轴忽倾颓"用天崩地裂的比喻,说他的突然去世让山河都失去颜色,强调他的重要性。
下联(后半部分):
"气吞云梦"说他有包容天下的气魄,像海绵一样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东西国文明"),把这些知识引入中国教育界("支那"是旧时外国对中国的称呼)。最后用"春风衰歇"的比喻,说这位教育家的离世让十万学生如同失去春风般痛哭,显示他桃李满天下的影响力。
全联通过"天地震动+学生痛哭"的强烈对比,既展现了逝者的丰功伟绩,又表达了众人深切悲痛。用修铁路、搞教育这些具体贡献,配合"山河变色""春风不再"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先生不仅是实干家,更是改变时代的伟人,他的离去是国家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