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并序。序内缺一字。)
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
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𡷨。
层澜壮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
冯夷逝兮护轻桡,蛟龙行兮落增(一作中)潮。
泊中湖(一作潮)兮澹而闲,并曲溆兮怅而还。
适予手兮非予期,将解袂兮丛予思。
尚君子兮寿厥身,承明主兮忧斯人⑴。
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𡷨。
层澜壮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
冯夷逝兮护轻桡,蛟龙行兮落增(一作中)潮。
泊中湖(一作潮)兮澹而闲,并曲溆兮怅而还。
适予手兮非予期,将解袂兮丛予思。
尚君子兮寿厥身,承明主兮忧斯人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湖边亭子里与四位太守的宴饮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人生感慨。
开头用"小洞庭"和"牵方舟"的反复吟唱,营造出小船在湖面轻轻摇晃的画面感。微风、薄云、层叠的波浪和起伏的山岩,这些自然景物被赋予了动态的美感,仿佛水神和蛟龙也在湖中游走,让整个场景既真实又带着神话色彩。
当船停泊在湖心时,氛围突然变得宁静悠闲。但沿着弯曲的水岸返回时,诗人却感到一丝惆怅。这里透露出一个矛盾心理:眼前的美景虽然令人愉悦,却并非自己原本期待的样子。即将分别时,诗人内心涌起复杂的思绪。
最后两句看似是对在场官员的祝福,祝愿他们长寿、继续为君主分忧。但"忧斯人"三个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使这场风雅的宴会突然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既有山水之美,又藏着人情冷暖。诗人用湖光山色作背景,实际上写的是仕途人生中的微妙心境——在享受自然与宴饮之乐时,仍不忘对现实的思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苏源明
苏源明[唐]初名预,字弱夫,京兆武功人。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饿死于长安,有诗哭之。约唐玄宗天宝九年前后在世。少孤,寓居徐、兖。工文辞,有名天宝间。及进士第,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公元七五三年,召为国子监司业。安禄山陷京师,源明称病不受伪署。肃宗时,擢知制诰,数陈时政得失。官终秘书少监。源明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与杜甫交:公元七三六 杜甫游齐赵 交苏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