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退斋中丞巡抚湖广时方有征苗之役张净峰公往为总督故末及之

江汉流南纪,衡疑极帝巡。
肇州荆最远,列国楚难驯。
分镇由来重,仗材此日真。
威清霜简峻,宠建隼旟新。
儒学今乘势,朝廷正用人。
忧劳陶甓设,潇洒庾楼亲。
执法兼移俗,治军更训民。
百城迎按节,二列喜行春。
太平多衅日,小丑未康辰。
问罪扬旗正,观兵授钺频。
壶头屯组练,夏口逼棼尘。
凶吉资奇算,安危倚大臣。
宁论权独任,还以德为邻。
赞禹公如益,唯须舞七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官员送别同僚林退斋赴任湖广巡抚时写的赠别诗。全诗通过地理、历史、职责三个维度,展现了林退斋此行的重大意义。

地理上,开篇用长江、汉水、衡山等标志性地标,点明湖广地区(今湖南湖北)地处偏远("荆最远"),暗含治理难度。历史上,用"楚难驯"呼应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不服周朝管束的典故,暗示当地民风彪悍。

诗中核心是强调林退斋肩负的重任:作为巡抚要"执法移俗"(整顿风气)、"治军训民"(管理军队教化百姓),既要处理政务("行春"指巡视春耕),又要应对当地少数民族起义("征苗之役")。"壶头""夏口"这些古战场地名的使用,暗示局势紧张。

最后用大禹治水的典故,将林退斋比作辅佐大禹的贤臣伯益,期待他能以德服人、稳定边疆。全诗既有对友人能力的信任,也透露出对边疆局势的忧虑,在送别中寄托了深切的治国期待。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