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麦

穟秀渐渐浪势漫,清和天气尚馀寒。
过墟歌咏悲殷相,进食权宜想汉官。
岁稔巳占三白足,时丰何靳二岐难。
冷淘槐叶贫家味,免得台司讽素餐。

现代解析

《割麦》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麦收季节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穟秀渐渐浪势漫,清和天气尚馀寒”描绘了麦田的景象:麦穗渐渐成熟,像波浪一样在田野中起伏,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但依然带着一丝寒意。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着,“过墟歌咏悲殷相,进食权宜想汉官”这两句,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殷相”指的是商朝的贤相伊尹,他曾经在田间劳作,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诗人用这个典故来暗示农民的辛勤劳动,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命运的悲悯。“汉官”则是指汉朝的官员,诗人在这里提到“进食权宜”,暗示了农民在丰收之后,依然要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官府的盘剥。

然后,“岁稔巳占三白足,时丰何靳二岐难”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现实的无奈。“岁稔”指的是丰收之年,“三白足”意味着粮食充足,生活无忧。然而,诗人紧接着用“二岐难”来暗示,即使丰收,农民依然要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比如赋税、劳役等。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最后,“冷淘槐叶贫家味,免得台司讽素餐”这两句,诗人描绘了农民在丰收之后的简单生活。“冷淘槐叶”指的是用槐叶做的简单食物,象征着贫苦人家的生活。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农民朴素生活的赞美,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官员,他们嘲笑农民的简单生活,却不知农民的辛勤劳动才是社会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麦收季节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他们生活艰辛的同情,同时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的对比,揭示了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表达了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期盼。

0